
文字/视频/图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娄艺娜 李静娴 肖兰 何超鸣 刘玉君
2025年3月13日,将迎来第20个“世界肾脏日”,今年的主题聚焦“您的肾脏还好吗?早检查,早健康”。
您知道吗?肾脏是一个很辛苦的器官,它就像是24小时连轴转的“清洗工厂”,不停地给血液“洗澡”,排出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(尿液)。
不仅如此,它还要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,促进造血功能;“生成”有活性的维生素D,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;分泌肾素,参与人体对血压和血容量的调节。
“遗憾的是,很多人长期高盐高糖饮食、滥用药物等行为,正悄然透支着自己的‘生命净化器’。”3月11日,湖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学科主任陈愔音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据她介绍,慢性肾脏病因其高患病率、高致残率、高医疗花费和低知晓率的特征,已成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。仅以我国为例,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.8%,但知晓率不足12%,这个“沉默的器官”亟需更多关注。
“如何提高公众对肾脏健康的认识,强调预防、早期检查和早期发现肾脏疾病的重要性,至关重要。”陈愔音告诉记者,肾脏疾病早期症状隐匿,容易被忽视。
这其中,急性肾损伤如同“肾脏刺客”,常因药物滥用、严重感染或脱水导致肌酐飙升、尿量骤减。而慢性肾脏病则是“温水煮青蛙”,早期仅表现为夜尿增多、晨起眼睑浮肿,往往通过体检才发现尿蛋白异常。
“很多时候大家都忽视了一些信号,往往就拖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。”陈愔音针对最常见的异常表现给大家划出重点。
具体说来,典型信号包括:夜尿增多,晚上起夜超过2次,可能是肾脏浓缩功能下降的表现; 晨起眼睑浮肿,肾脏排水功能减弱,导致水分滞留;尿液异常,泡沫尿(蛋白尿)、血尿或尿色加深;莫名疲劳,肾脏功能下降导致毒素积累,影响身体状态。
此外,有一些以下行为会让肾脏“很受伤”。比如高盐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过滤负担,长期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。止痛药、抗生素、中草药等不当使用甚至滥用,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;睡眠不足会影响肾脏的自我修复能力;憋尿会让尿液滞留易导致细菌滋生,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甚至肾盂肾炎等。
早期发现是防治肾脏病的关键。陈愔音建议,40岁以上人群须每年进行一次肾脏专项检查,重点包括:尿常规:检测尿蛋白、红细胞等指标,发现早期肾脏损伤;血肌酐:评估肾脏过滤功能,计算肾小球滤过率(eGFR);肾脏B超: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,排查囊肿、结石等问题。
“慢性肾脏病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干预,完全可以延缓甚至避免进入尿毒症阶段。”陈愔音呼吁,大家要像关注血压、血糖一样关注肾脏健康,定期检查,科学护肾。
“对于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,建议每3—6个月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,这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。”她提醒。
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从多重细节入手保护肾脏。例如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,少吃加工食品;每天饮水1500-2000毫升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;每小时起身活动,促进血液循环。
责编:李爱华
一审:李爱华
二审:李莹
三审:蒲长征
来源:湖南日报
“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”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、历史性成就
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——读懂“两山”理念的天下情怀
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
总书记的人民情怀|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”
习言道|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